【刘东民 刘朋辉】 中国参与 “一带一路”城市化建设:重要价值、竞争优势与实施策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华金融评论 Author 刘东民、刘朋辉
我国政府可以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与建设,尤其将城市基础设施与产城融合作为主要业务领域,在把握“一带一路”大市场、实现有效产能合作的同时,显著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改善其社会福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化(包括城镇化)投资与建设,具有需求明确、发展空间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政治风险较小等特点,适合作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政府可以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与建设,尤其将城市基础设施与产城融合作为主要业务领域,在把握“一带一路”大市场、实现有效产能合作的同时,显著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改善其社会福利。
一、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和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当前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化则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火车头,发展空间最大。
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公布的数据,“一带一路”沿线65国平均城市化率为44.5%,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其中,南亚、中亚和东盟十国的平均城市化率分别为33.5%、40.6%和48.4%,皆低于我国的56.8%。即使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中东欧(62.7%)和西亚(65.5%),距离高收入国家81.4%的城市化水平仍有显著差距。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正是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一带一路”沿线绝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建设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化投资将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换言之,这些国家的政府对于城市化投资,也具有明确而且强烈的需求。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和建设,在赢得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还将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真实贡献。同时,城市化的相关投资,往往能够直接提升人民的福利水平,政治上阻力较小,即使出现政权更迭,在“选民政治”的大环境下,城市化项目也不易遭遇阻碍,能够持续进行。因此,从创造经济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等因素来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和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中国企业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
城市化建设需要规划能力、技术实力和产能动力共同协作完成,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三方面均有明显的欠缺。即使是发达国家,尽管他们在规划能力和技术实力方面可能具有某些优势,但是他们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城市化,因而相关的产能动力已经大幅退化。我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高速推进,使得国内企业在城市化建设的规划、技术和产能三者结合方面拥有了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城市化建设的复杂性、先进性和综合性导致技术壁垒的存在,相比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项目在保养和运营方面往往需要依托技术提供方,从而拥有更长远、更可观的商业回报,对我国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更大。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城市化投资和建设当中,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依托规划和技术收获良好的商业回报。
三、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投资和建设的实施策略
1.将城市基础设施与产城融合作为“一带一路”城市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城市化的投资和建设可以从城市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两个方面开展。
城市化所涉及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除去一般的基建项目(如交通、能源基础设施),还包括城市规划、水网循环、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智慧城市和地下管廊等诸多方面。城市规划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蓝图,可以让城市的发展事半功倍,投资规模小、收效巨大并能开拓更多投资空间;水网循环建设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需要大规模资金和产能涉足其中;绿色生态建设在各个国家的需求均待满足;景观建设具有经济效益潜力,同时也是各国人民互相了解的窗口;智慧城市建设将促进一个城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运转效率,全面促进城市管理、商业运作、节能环保与社会和谐,是未来城市化的朝阳产业和高端产业;地下管廊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工程重复建设、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所需投资规模巨大。中国企业在上述各类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完全可以和全球的优秀企业同台竞技并开展合作。
产城融合,强调了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融合,就业与生活的融合。一方面,城市的多元功能可以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多种服务业及相关人才,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城市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城市,形成强大的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通过产业与城市的一体化,能够避免出现只有产业没有城市的“孤岛”和没有产业支撑的“空心”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繁荣城市,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产城融合建设中所伴随的商业中心与住宅投资,往往成为高收益项目,吸引资本投入从而“促进资金融通”;而教育医疗领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商业投资和公益慈善两种模式,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产城融合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内培育起来的产业优势和建设经验,在微观上创造良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降低对外投资风险;在宏观上可以通过高水准的“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一带一路”产业链,促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上移。
2. 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针对“一带一路”国家中的经济龙头地区,鉴于其人口密度高、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工业基础较好,城市化建设将以打造现代化大城市为战略方向,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发展城市经济与促进产城融合为具体实施目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可以着重于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建设道路交通、能源供应、地下管廊、水网循环、景观建设和智慧城市;投资商业地产(直接投资或注资当地企业)改善工作条件和提升商业活动品质;提供医疗设备、技术服务并投资建设医院;提供教育设备、技术服务并投资建设学校。对于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脱节的地区,则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在缺乏城市化的工业区建设商业地产、住宅、景观,配备教育医疗资源,实现“产中有城”;在缺乏工业化的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实现“城中有产”。通过这样的城市化建设,一方面大幅提升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并激发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当地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逐步融入“一带一路”市场中,帮助其稳定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地位,提升其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与我国的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配合。
对于经济发展优势不显著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或者存在滞后城市化现象的国家,由于其工业化发展落后、人口密度小或者工业人口匮乏,以发展小城镇为目的的“城镇化”投资和建设更为可行。因为小城镇发展起点较低、体量较小,投资方将会有更多主导权,可塑性强,投资风险小。通过合理有效的城镇规划,可以让城镇化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城镇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回报也会较高。对于人员稀疏的地区,城镇化建设可有效降低交通和信息传输成本,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潜力;对于工业人口匮乏的落后农业地区,城镇化可以为当地人民打开工业化窗口,在提供物质交易平台和服务来改善民生的同时,激发当地现代化需求。
“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同已有大城市对接,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大城市具备的产业基础和人口资源,借大城市相对稳定的产业和市场,降低城镇化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与大城市的错位发展,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工作需求。而对于某些城镇,若能依托特殊的地理方位和文化底蕴,其城镇化建设还可以模仿中国的特色小镇方式——有效利用城镇优势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和文化氛围,与城市化交相辉映。
(刘东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副研究员;刘朋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研究助理。本文来源于《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第9期。)
延伸阅读:
【田 旭】 聚焦西巴尔干:“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对接欧盟扩大战略
【薛 力】 “一带一路”五年评估全球访谈之二:西瓦格·达马·内加拉(Siwage Dharma Negara)
【薛 力】 马哈蒂尔访华与在马中资项目前景:“一带一路”可持续性思考
【薛 力】 深耕与拓展:习近平中东非洲之行与中国外交“一带一路”布局
【刘东民 李远芳】 利用全球金融市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
【倪月菊】 “16+1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标杆+1=2
【徐奇渊 杨盼盼 肖立晟】 “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建设:中国如何更有效地参与
【宋爽 王永中】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支持的特征、挑战与对策
【姚枝仲 冯维江 徐秀军 韩剑】一带一路 · 权威有话说(下)
【姚枝仲 冯维江 徐秀军 韩剑】一带一路 · 权威有话说(上)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请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发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